隨著氣候變遷衝擊日益加劇,全球主要經濟體已將2050淨零碳排視為核心政策目標。根據國際能源總署(IEA)統計,建築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碳排超過三成,其中包括營運階段的能源使用(使用碳排)與建材製造、運輸、施工等階段所產生的蘊含碳排。
建築碳排的兩個主要來源,使其減碳策略需從設計、材料選擇、施工方法到使用維運階段全面佈局。因此,建築產業不僅是減碳行動的核心之一,也同時是最具潛力的轉型場域。
在「2025年台灣永續建築價值與節能建築趨勢論壇」中,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曾鈞敏處長指出,政府已提出「六大路徑、十二項關鍵戰略」,其中由內政部主導的建築淨零計畫是達成2050目標的核心策略之一。
曾處長說明,公共工程年度預算達數千億元,大部分與建築相關,因此若能從公共建築帶頭落實減碳措施,將能有效示範並帶動整體市場的綠色轉型。他強調,必須從建築的全生命週期出發,將節能減碳納入「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維護」等各階段,並透過政策與技術指引,協助業界理解並落實有效的減碳材料與工法。
這一段的討論,在從政策到執行:公共建築如何落實淨零碳排?中有進一步分析政策對施工與材料選擇的實質影響。
作為專注於地板高架系統的建材商,奕峰建材積極回應國家建築節能與碳排政策,致力於發展高架隔熱系統解決方案。藉由應用義大利EternoIvica高架基座,奕峰的高架隔熱系統能在建築物屋頂創造通風空氣層,提升隔熱性能,降低熱傳導與室內冷房負荷。
這類被動式節能設計不僅符合政策對使用碳排的要求,更對建築能效標示系統(BERS)中建築外殼隔熱也有貢獻。詳細的外殼節能設計應用與技術分析,請參考建築外殼節能與被動式設計:降低碳排的第一道防線。
此外,這項系統的材料組合與模組化特性,也讓我們得以與綠建材標準、碳揭露等議題接軌,後續我們將在綠建材的轉型角色:從材料碳揭露到建築低碳標示制度進行延伸討論。
建築減碳並非單一產品或設計能完成,而是需從制度設計、政策導引、材料選擇到使用階段的節能策略全面配合。作為開端,奕峰建材將持續投入符合政策與市場趨勢的高架節能技術,並透過本系列文章與讀者分享更多未來建築的低碳解方。
下一篇從政策到執行:公共建築如何落實淨零碳排,我們將聚焦於公共工程如何透過政策與法規推動建築能效,從制度層面理解政府如何引導整體產業朝淨零轉型邁進。